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节:实际观测是否与理论相符合?
随着天文观测仪器更一步的先进,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程度而愈来愈高。关于将引力理论推向极端状态之下,大质量天体坍缩到某一临界体积时,会形成一个封闭的边界,强大的引力使界外的物质和辐射只能进入而不能逸出,消失在黑暗中,这便是所谓的黑洞。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观察到孤独的黑洞,只是从某种间接的观测信息而获得一些可能存在的数据。在通过对星系晕的观测再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星系晕中有存在黑洞的证据,同时把将星系外围燃料已经燃烧殆尽的恒星尸体,也纳入黑洞的候选人。
我们可以拿银河系各不同层次恒星的质量分布情形来做一个比较:其实银河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星系,因为人类居住的地球就位于银河系内一个叫做太阳系之中,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通过目前人类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对整个银河系的观测,已基本得出:
星系外层部分大多都是燃料已经殆尽的恒星尸体,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当一颗恒星燃烧到最后,也就是当一颗恒星的物质演变到红巨星时,红巨星最后会变成“铁心”的天体,如果恒星的铁核在2.0个太阳质量以上,将演变成为黑洞。
随着我们将天文观测仪器渐渐地推移到向银河系的中盘部分,这个层次也是我们对银河系最熟悉不过的天空区域。
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就位于银河系的中间部分,我们的科学家通过对太阳的亮度和光热辐射的强度进行了观测和研究分析,太阳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光发热了近五十亿年,正处燃烧的旺盛时期。
根据我们对星系中的恒星是同时诞生的理论学说,关于银河系外围那些已经能量殆尽的恒星,是他们的质量太小,没有历经五十亿年的发光发热,就燃料已经耗尽。
也位于星系中盘部分的恒星,他们的质量远远大于星系外围部分的恒星质量,因此他们还一直在发光发热,像太阳还正处最壮年的时期。
我们可否变换另一种认识方式,来对待这种看法:有那么一种可能,在银河系外围部分,有比太阳的质量还有大的恒星,那么他们还一直处在燃烧的阶段,并且是处于最鼎盛的时期,似乎我们实际的天文观测者还未发现这种反常现象。
恒星的燃烧不但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也会耗散一定的质量。在我们的“质能分合论”宇宙模型之下是如何描述恒星是怎样的一个发光发热的过程?这是我们亟待要搞明白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一个星系各层次的恒星是一个怎样的分布情形?这同样是我们值得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银河系外围已燃烧殆尽的恒星与星系中部发光发热正旺盛的恒星,我们难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仅仅地从他们之间的质量对比来得出结论,还不具备最有力的说服之力。
假如将来我们的天文望远镜,当再次观测到银河系外围部分时,发现某一恒星的质量超过了太阳的质量,也他远远地离开了最辉煌的时刻。这又将如何解答呢?
当我们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去巡视的天空越接近银河系的中心部分时,恒星的质量显得愈来愈大,何止比太阳大几个倍数,大上百倍,甚至上几百倍质量。
一个星系内,各层次的恒星分布,为什么各层次分布的恒星质量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