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到底还有什么既跟会试相关,老百姓还能看得明白或者听得懂的呢?
    除了对对子,还有吗?
    别说,还真有!
    吴孔嘉正在那磨磨唧唧的摆孔圣人画像呢,落榜的学子里面已然有人在那兴奋的拍腿了。
    有了!
    他刚把孔圣人画像摆好,张斗耀便凑上来附耳嘀咕起来。
    落榜学子的确已经有人想出办法来了,而且,这办法相当的阴。
    他们想到的是背书,背!
    话说他们这些参加会试的人可都是举人,院试和乡试都过了,还不倒背如流啊,为什么说背书这法子相当的阴呢?
    这法子的确相当的阴。
    因为不可能有人能把倒背如流!
    四书里面,、、这三本,能倒背如流的有很多,因为这三本书加起来还不到三万字。
    能倒背如流的就不多了,因为足有将近十五万字!
    五经里面,、、这三本,能倒背如流的也很多,因为这三本书加起来才五六万字。
    能倒背如流的就不多了,因为也有十多万字。
    至于那就更不可能有人倒背如流了,因为足有将近三十万字,光是就有将近二十万字!
    而且,还是编年体史书,里面的内容很多没什么内涵,就是平常的述事,背了也没多大意义,科举中也不会考这些,所以,基本没人去背。
    那些落榜学子的意思就是用来为难文震孟等人。
    是没人专门去背,要把全背下来,少说也得一年,没谁这么无聊,专门花一年时间去背这些不会考到的东西。
    不过,单独背几篇的人还是有的,落榜学子中有人正好背了几篇。
    吴孔嘉闻言,不由眼前一亮。
    这法子好啊,稳赢!
    开玩笑呢,背,除非是脑子进水了,至少,他就没背过,一篇都没背过,他也就无聊的时候看了看。
    他相信,读书人基本都跟他差不多,无聊的时候看看就算不错了,谁会去被那些不考的东西。
    他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随即便对文震孟等人道:“要不,我们比个简单点的吧,就背书,背,出题者说上句,答题者能接一句就行,怎么样,敢不敢比?”
    这明显是阴人啊!
    他们五个再厉害,怎么可能比人家几百人还记得多呢?
    黄道周和倪元璐等人闻言皆是皱眉不语,唯有文震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就比背书,请出题。”
    吴孔嘉闻言,不由暗自奸笑。
    嘿嘿,你们输定了。
    他当即把手一抬,示意后面落榜的学子站出来出题。
    一个落榜学子立马站起来,得意的道:“,夏,周宰渠伯纠来聘。
    父在,故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