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之宴后,所作诗赋,流传天下。
    文学之士们不注重里面的诗文,倒是对武清的通俗之歌和王勃那篇优美的赋大加赞赏。
    值此时,人们才明白,真正的才子原来是这样的。
    不拘泥于旧有的规则,敢于创新,这便是武清之歌。
    褪去了浮华,内敛于赋之本质,这便是王勃之赋。
    一时间研究清学之人多了起来,甚至有些音乐之士开始尝试用直白之语来填词。
    滕王阁之宴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让通俗之歌走向了大唐百姓之中,更是让大唐才子明白真正的赋是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有凝练过的人生积淀才是创作之源。
    天皇李治和天后武媚娘自然知晓这件事,见二者都是赦免不久的囚犯,便按下了提拨的心思,让他们再历年几年。
    但下面有些急公好义的官员却不这么看。
    浔阳酒楼,不,如今应该叫做浔阳楼。
    这一日来了一人,此人便是进京述职的洪州长史陶仁。
    陶仁走进浔阳楼,不禁大吃一惊,往年到这浔阳酒楼,里面的酒客也不多,如今居然爆满。
    他不禁大为惊奇,此时店小二跑前问询。
    “官爷可吃点什么?”
    陶仁问道:“往年来到此处,不见酒客如此之多,如今为何竟有如许之多?还有这浔阳酒楼,如何变成了浔阳楼呢?”
    小二喜上眉梢,指着那迎风飘展的幡子,说道:“官爷。
    您看,这三字可是出自当今大才子武清武公子之手。
    如今咱这酒楼的墙壁上还留着大才子的墨宝呢?这些酒客,大都是来观赏大才子的墨宝而来的。
    官爷要是想看,就得上二楼。”
    陶仁怀着疑惑上了二楼,只见二楼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
    挤满了许多人,只听得有人念道:“他时若得凌云志,敢笑王莽不丈夫!”
    “好!”
    “好诗!”
    众人一片叫好,陶仁则是猛然惊醒,而后挤进内层,从头看到尾,便出了一声冷汗,这是一首反诗!
    一首谋反之诗!
    陶仁的脑海中想起了武清对自己不屑一顾的傲慢表情。
    心中骤然一冷。
    我为朝廷五品之官,你一介草民,要不是阎都督叫我领你回洪州,我如何受得了你那无礼之气。
    而后双眼微眯,你无礼在先,可别怪我小人在后!
    当下,陶仁也不吃酒了,便下了楼。
    领着仆人直扑江头,他要赶快进京!
    自滕王阁之宴后,武清一伙人便在彭泽湖游赏数日。
    或钓几条鲤鱼,武清亲手烹饪清蒸鲤鱼,或泛舟湖上,弹剑低吟,或与王勃和诗两首,以舒胸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