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分组
或许,他们应该先去村委会借个小推车来的!
吃了没有经验的亏啊!
背在身上或许会好些,但是拎着确实很累!
好不容易回到知青点,所有人都累趴下了。
老知青们都回来了,正在准备午饭。
几人正好把买来的大米给蒸上。
看到新来的知青们拎着粮食回来,老知青们就猜到他们去镇上买粮食了。
刚下乡的时候,家里还有政策上都有补贴,日子还能好过些。
等一年后政策补贴没了,日子就难了!
“你们去镇上了啊,今天没有牛车,你们是走去的吗?”
问话的是陈秀英,是个很和气的女知青。
闻言,几个人都默了默。
村里原来是有牛车的吗?
来回一路上就遇到几个人,也都是走着的,都没想到还有牛车这茬。
许南星也没想到,连忙打听,“陈知青,咱们村是有牛车的吗?牛车什么时候才有啊?”
“村里人就逢年过节、初一十五赶大集才去镇上,所以只有这个时间才有牛车。”
初一、十五的话,那不就是用的阴历。
农村确实习惯用阴历。
还好自己手机可以看阳历和阴历。
今天确实运气不好,不是初一、十五,没有牛车可以坐。
不过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得问问。
“陈知青,咱们知青每个月有没有肉票啊?还有其他票呢?”
知青的补贴,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到不到得了你手里。
“咱们知青下乡第一年,每个月有8块钱补贴!
你们几个新来的,下个月就可以领到了,这个补贴可以领一年。
还有票的话,咱们知青是按照居民标准发放。
咱们每人每个月发放半斤猪肉票、三两菜油票、27斤粮票。
过年节的时候,还会发布票、糖票、火柴票、煤油票、肥皂票这些,每样也都不多。”
陈秀英耐心的回道。
听到每个只有半斤肉、三两油,几人忍不住咂舌。
许南星也记得原主的记忆里,京市的居民标准是每人每月供应1.5斤猪肉票、半斤菜油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