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到底说不过小姑,也明白小姑子是肯定不会回去了。
    她也就算了,转而寻了一些家里的小事说起来。
    方圆儿久不在家,也是惦记,姑嫂两个说了快半个时辰才算过了瘾。
    待得刘氏要下山回家,方圆儿哪里放心啊。
    “朱红呢,还有桃红,都拾掇一下,陪着大夫人回去。
    正好这几日家里忙,也帮着打个下手儿。”
    朱红玩心重,有些动心。
    桃红却是不肯,“不行,我要留下伺候小姐。”
    方圆儿撵人,笑道。
    “我有吴嫂子在身边就成了,再说又不是让你们不回来了,不过两三日而已。”
    桃红没有办法,就扯了朱红简单拾掇一个小包裹,跟着刘氏一起下山了。
    方家都在等着刘氏回来,听说方圆儿不肯回来,赵金莲就又红了眼圈儿。
    刘氏赶紧帮忙解释,“妹妹肚子太大了,这几日如厕太多了,家里又闹,她住着不方便。”
    桃红也是帮腔儿,“是啊,老夫人,小姐喝着安胎药呢。
    刘大夫也说不好挪动,过几日药喝完了,小姐就回来了。”
    “当真?”
    赵金莲怎么都觉得闺女生家里气了,但桃红是贴身伺候闺女的,也不至于因为这事儿就拿孩子当幌子。
    “当真,老夫人,我们小姐听说三爷高中,高兴坏了呢。
    还说三爷运气好,幸好走的早,否则怕是都赶不上考试了。”
    “对,我也这么说呢。
    这么大的朝廷,怎么办事这么不靠谱?
    考试还有提前的,不知道多少人没赶上开考呢。”
    众人又说了几句,这才散去了。
    明日才是家里最忙的时候,今晚睡不了多久就又要起来张罗了。
    桃红安顿在原来的房间,朱红则回爹娘身边住了。
    第二日一早,就陆续有吃流水席的乡亲们赶了过来。
    方三爷中举,这简直是大喜事。
    用老人的话说,就是金河县出文曲星了。
    不只是农家人,就是城里城外有孩子读书的,都把孩子带来,想着沾点儿文气儿和灵气儿,以后也考个功名回来。
    日上三竿时候,陈县令亲自陪着老娘,带着儿女来道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