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桢回忆着笔记上所记载的话。
    凝自身之元神,集天地之精华,撒其豆,信其心。
    夺天地造化,演虚空之神。
    其神有破山石之力,移山倒海之本事。
    控神为己用,乃撒豆成兵之密术。
    根据笔记上所记载的凝自身之元神,再通过自己已知的,李玄桢分析之后知道这里的元神指的并不是真正的元神境的元神,指的是念头,将自身的念头凝聚在神豆之上,是神豆就像元神一般。
    李玄桢用念头沟通神豆,通过祭练,与之结合,形成笔记上所记载的元神。
    当他的念头离开意识世界之时,突然“看”
    了睁开双眼时应该看到的一切,不过又与之不同。
    虽然景物没有一丝变化,但显得十分虚幻,空中还弥漫着各种颜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虽然十分的稀薄,但犹如梦幻一般的存在。
    其实这并不是李玄桢“看”
    到的,只不过是他的念头离开意识世界之后感知到的。
    既然是感知,当然不会真实,看上去会有几分虚幻。
    但虚幻并不真的是虚幻,这虚幻又是真实,正所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过是看的方式不同。
    就好像世间根本就没有对与错,只是出发点不同,事情的对与错就不同。
    念头感知到的世界也一样,看上去虚幻,其实乃真实。
    至于那些不同颜色的颗粒,那就是存在于世间的不同能量,也是修道之人口中的灵气。
    平时用肉眼根本就看不到这些能量的存在,用手也抓不到,难道这些能量就真的不存在。
    不过却可以用念头感知到,那究竟这些能量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也证明了世间万物都处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之间。
    就在李玄桢的念头快要接近神豆之时,一阵微风吹过,李玄桢犹如在大海中漂泊一般,念头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好像要随风飞走一般。
    精神虽然实质化成为念头,但依旧很脆弱,很轻薄。
    风虽然很微弱,连一张纸也不能吹动,但对于轻薄的念头来说,却是龙卷风一般的存在。
    念头在房间飞舞,李玄桢极力的控制自己的念头,不让其飞走。
    他犹如在大海中傲游的落难者,身处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不知何处才是尽头。
    第一反应就是让念头会到身躯,于是他犹如在大海中奋力游动一般,已经是精疲力尽,念头越来越靠近身躯。
    与之同时李玄桢越来越感觉自己无力,但他知道只要自己的念头一旦飞走,一定会消散于天地之间,空留下一具躯壳。
    躯壳没有了精神,那还不就犹如那活死人一般。
    所谓活死人就是生命机能还在,但是已经没有了任何感知,只会本能的吸收一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就像那躺在床上的植物人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