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宇出身岭北陆家,是土生土养的陆溪山山民。
    陆溪山一带,山民都姓陆。
    不管身边有没有姓王或姓宋的邻居,陆溪山一带山民都得姓陆。
    最早被陆老祖迁来岭北的那一批人是陆家本家人,就连原本居住在山里的一小部分山民也被陆老祖赐姓,与陆家人结亲。
    四百年过去,早已同化。
    陆宇是弃婴,也不知为何会被生身父母遗弃,这在当时也算一件怪事。
    陆家虽不是云岭最顶尖的修真世家,但至少能让所有陆家族人吃饱,陆家鼓励生育,家风严谨,族人之间和睦,溺婴、弃婴的事件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过。
    陆宇自幼流浪,靠在邻里同族那里蹭百家饭长大,这种境况直到他15岁那年被检测出天灵根才得以改善。
    陆家是岭北的修真家族,占据着陆溪山周围三千里之地,有凡人近二百万,身怀灵根的修士有157人,筑基修士7人。
    陆宇是荣字辈的修士,陆家荣字辈修士有三十一人,陆宇在同辈中排行第八。
    中和宗正,玄光荣清。
    这是陆家老祖陆泉真当初亲自定下的字辈。
    老祖亲自规定,非筑基境修士不配冠以字辈。
    字辈是家族荣耀的象征,像陆家家主陆正通,他是正字辈修士,以前叫陆通,当他筑基之后,他才改名陆正通,将字辈骄傲展示与人。
    ……
    从五长老手里接过饭盒,陆宇拆开竹筒,开始享用午饭。
    竹筒里面盛放着颗粒饱满的竹米饭。
    竹米呈翠绿色,形状似长粒稻米。
    据《山水经》记载,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
    竹子一生一世只开一次花,只结一次种,开花就意味着死亡、繁衍、传承。
    竹米作为果实,也是种子,是竹子平生精华之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好吃。
    陆宇敲动竹筷,将竹米送入口中,大快朵颐。
    竹米清香,软糯可口。
    难怪有位文圣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原来美食家早已发现了竹米的奇妙之处,守株待兔,他是贪吃。
    竹米饭是陆宇的主食。
    制作竹米饭工序十分简单,不外乎把竹米放进山竹锯成的竹筒里,加适量水,包裹芭蕉叶,炭烤至香气外露。
    搭配竹米饭的菜肴是茶叶虾仁、茶香鸡、云雾菜、茶拌菜、绿茶鲫鱼汤,都用竹具盛好。
    四菜一汤。
    这是陆家的讲究,凑双不落单,四菜一汤,寓意好事成双,四季发财。
    道门各有各的规定,有些道门不许饮酒吃肉,有些道门只规定了四不吃,但吃素总归是不会犯错。
    陆家只是受道门熏陶下形成的世俗化道门修仙家族,没有饮食禁忌。
    这样的修仙家族不需要住进道观,族人不需要离家当道士,只需供奉三清以及其他道家神仙,也全凭自己心意。
    有些修道之人自称居士,他们虽然研读道门功法,并不受道门约束,行事自由放荡,是潇洒之人。
    道门提倡吃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