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这时候的出身已经归于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就是李绩、徐世绩那一族,是曹州离狐人。
    总以为有多远呢,徐义一行才离开东都,离开都畿道,准备长途航行的,结果,也就一天多的功夫,就已经进入了曹州境了。
    同属江南道,真心没点距离,又是航运顺风,一日千里。
    早知道离的这么近,就该找些其他借口来着,既然是躲,那就躲的远远的,也能玩玩山水,这不远不近的。
    徐义心底的不掺和,是真正的丢开,根本不是崔升嘴里那种时时关注的离开。
    这不,信就来了。
    “薛韶是谁?”
    崔升派人送来的时李炜的信,信中提到左金吾卫在细柳营至长安的接送马车中,查获了火药弹,携带火药弹的人叫薛韶,徐义有点记不清这人了,应该不是大匠,多少放心了一点。
    “主公,薛韶是校尉,带领一队轮班看护火药作坊的库房。
    隶属于右卫,是广平郡公的人手。”
    申屠也跟着叫主公了,虽然尚未认什么家臣家将,事实上已经彻底算徐家人了。
    这次跟着来祭祖,也是有意在祖地认家臣的。
    “右卫的人?若是咱们查获了,恐怕是杀不得吧?”
    徐义还看了看徐思顺:会不会他知道些什么?
    “族叔,事实上,广平郡公所谓的右卫大将军,从来不曾管过右卫的事务,甚至军营都不曾去几次。”
    “广平公早没了先祖当年之勇,朝堂传闻他是因高翁擢升······”
    或许真的如此吧。
    看来所谓的脱身,并不是脱心。
    就这信件所说的,徐义也需要考虑将来火器作坊的守卫问题。
    不仅仅是工匠呀。
    “族叔,小侄还听说,这薛韶是太子妃薛氏远亲??原本是在安西任职??是通过太子妃的关系进长安的,而经手人是左相李林甫······”
    信息量好到呀!
    徐义虽然感觉到朝堂的异常??却不认为太子真有谋反的想法。
    大盛的十六卫??包括哪些有实力的边州节度使,没有一个是太子的人??就王忠嗣,那也是圣人的义子。
    这时候跟太子有关联的人居然盗窃火药弹······
    “薛韶进长安时??李林甫进兵部尚书不久。
    薛韶因为怯战??从旅帅降为校尉使用,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是延王李洄遥领,实际是赵含章在统领安西军。”
    徐思顺还真是熟悉朝廷的弯弯绕,说起这些典故来如数家珍。
    “侄儿之所以清楚这段故事??是因为当初侄儿正好在延王府上听差??有些文书侄儿都过目了。”
    “那薛韶可真是太子妃亲戚?”
    “侄儿记得当时确实有太子妃的书信,是向延王求情的。
    不过,延王与太子并不和睦,倒是跟李林甫亲近一些。”
    无间道呀?徐义都有点蒙圈。
    也就是一个校尉级别的看守,满打满算手里就带着三二十人??他的行为却拉扯了这么大的风浪。
    从李炜的书信中,徐义能感觉到李炜的森森杀气??应该真正的搞株连了,应该真正的是杀无赦。
    恐怕这样的情况??圣人也知晓了,至于是不是牵连到太子一系??徐义不敢确定。
    在涉及到皇位和谋反问题上??皇帝的想法不能以正常人揣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