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到二月,张守炎带着不多的一小队人,作为秦军南下的第二波队伍,出发了。
    他的任务是给刘暹在官场上打好前站。
    现任广西巡抚李福泰也是山东人,与张家颇有渊源。
    而且不是湘军也不是淮军,又是刘暹今后的顶头上司,便利如此要是再攀不好关系,刘暹就是自己作死了。
    汉中的这一块刘暹没交给自己的亲戚。
    他的亲戚里头,除了霍广正有这份能力把汉中的担子挑起来外,其他的人要么还不到家,那么就是‘二代’啊‘二代’。
    真的,刘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那帮亲戚的出息会是这么的‘小’。
    就像前世红朝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样,仗着自己的身份从厂子里拿点货,倒卖出去,赚点小钱,就整日里乐呵呵了。
    真让他蛋疼。
    三个厂子连同暂时还不随军南下的工匠营,刘暹全交给了李楹,由他来负责。
    一个府他都能料理的下了,几个厂子,更该是小菜一碟。
    二月底,迈胜洋行的器械如期到来。
    火柴厂、玻璃厂和卷烟厂规模都扩大了数倍,而且还新建起了肥皂厂和一配套的小烧碱厂。
    三月的时候,刘暹收到了张守岱的一份书信。
    里头除了问好以外,重点说了李楹职务变动的事。
    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张家没有探听到任何有关李楹调动职务的消息。
    这让刚刚接手厂子的李楹心里大松一口气。
    如果是平调,或是到了那个受气的位置上,他还不如继续做自己的汉中知府。
    三月中,刘暹带着上万秦军,带着自己的家小,以及数百名秦军系统的‘小官僚’,再有火柴厂、玻璃厂、卷烟厂等一批熟练工和他们的家属,兵锋朝南,终于离开了汉中,赶去广西了。
    汉江边上,邓玉章望着滚滚南去的队伍,久久没有回头。
    “老爷,回吧。
    二少爷、三少爷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老管家邓泰月前退出了秦军现役,继续回到了邓家当管家。
    但是他再怎么穿便服常装,一股凌厉的军伍气息,也消散不去。
    在秦军,在征伐军中,三年多时间的摸爬滚打,一场场战斗的拼杀磨砺,已经在邓泰的骨子里深深刻下了军人的印迹。
    只有时间才能让印迹变得模糊……
    三个儿子参加秦军,二子邓凯进入尖刀队,远征新疆,浴血沙场,受伤五次,再回到汉中的时候已经是中队长待遇,六品的顶戴。
    而三子、四子窝在汉中三年,依旧还只是士官。
    受了二哥的刺激,这会秦军再分家,邓玉章三个儿子都跟着朝南了。
    其中三子邓钊,更早在两月前就跟着齐大林开拔南下了。
    回家的路上,邓玉章碰到了俩熟人。
    王昆阳和孟春熙。
    他们也是来送亲人的。
    离多远就看到了邓家的马车,上前打招呼来了。
    邓玉章的大儿子邓通先跳下马车,跟王昆阳、孟春熙见礼。
    邓玉章却在车上看着眼前的三晚辈,感慨万分。
    想当年邓家、王家、孟家都是叱咤城固的豪强啊,刘暹一个半匪半农的家伙算什么,根本不被放在眼里。
    结果**年过去,与邓家、王家、孟家并驾齐驱的李家已经烟消云散了。
    虽然一直没确切传闻出来,但邓玉章是什么人?那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强人,也听到过一些风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