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曹仁大军十数里外的汉水上游旁有一处高地,而这时在这处高地上正站立着一位年轻将领。
    这位年轻将领便是关羽次子关兴。
    关兴手中捏着一面令旗,他专注的目光正不断的盯着下游的方向。
    因为等的焦急,关兴从怀中掏出一块草药放在口中咀嚼。
    草药一经入口,那种苦味瞬间就充满在关兴的口腔中。
    但就是这种苦味,反而让关兴的情绪得到稳定。
    关兴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养成随身携带草药的习惯。
    在当世,许多草药是可以直接口服的。
    亦正因为关兴体弱多病,所以在给诸将分配任务时,糜旸特殊关照关兴,让他负责一件很重要却不需要冲杀的任务。
    只要关兴把这件任务完成好了,在这一战中他的功劳不会少。
    关兴知道糜旸对他的关怀,所以他就更加不能辜负糜旸的期待。
    在这处高地上,还有一座简易制造成的营帐,这处营帐观大小可以容纳数千士卒。
    关兴一边咀嚼着口中的药材,一边站在高地上极目远眺。
    终于在关兴的殷殷期盼中,一舟走舸正快速的朝这里驶来。
    当看到那处走舸出现后,关兴的脸上浮现喜色。
    不久后速度极快的那舟走舸,便来到关兴所在的汉水旁。
    那舟走舸停稳之后,关兴赶紧从高地上下来,朝着那舟走舸走去。
    当关兴走到那舟走舸附近后,从走舸上下来的一位信使也已经来到关兴身前。
    信使对着关兴下拜,而后对着关兴言道:“将军言可击矣!”
    信使的话很是简短,他口中将军的是谁亦不言而喻。
    但这简短的六个字落在关兴的耳中,却令关兴的脸上浮现巨大的喜色。
    他等这六个字已经等了许久了。
    在得到糜旸的命令之后,关兴不再迟疑,他马上跑上高地,而后挥舞起手中的令旗。
    在炎炎烈日之下,关兴的举动很容易就被高地下的数千汉军所察觉。
    数千汉军在看到关兴的令旗挥舞之后,在空旷的高地之下,很快就出现了让人诧异的一幕。
    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数千汉军士卒正分别推动着许多大木筏进入汉水之中。
    那些大木筏,大体上由芦苇捆绑制作而成。
    芦苇因为随处可见,加上它的易燃性,所以它是百姓心目中极好的取火物。
    在数千汉军的推动之下,数之不尽的木筏很快就被推进汉水之中。
    但因为木筏一端被绳索所固定在岸上,所以看过去白茫茫的一片芦苇木筏,就犹如一阵阵汹涌的白浪一般,在宽阔的汉水上不停上下浮动着。
    见高地下的汉军,已经将芦苇木筏尽数推进汉水之中。
    关兴不再迟疑,在他的命令之下,汉军士卒纷纷取下身上的火把,而后点燃了芦苇木筏。
    火焰瞬间在芦苇木筏上快速的燃烧起来。
    当数百艘最前的芦苇木筏被点燃之后,关兴下令让汉军士卒砍断牵扯着芦苇木筏的绳索。
    一根根绳索在利刃的噼砍断裂之下,早已按捺不住的芦苇木筏,承载着火焰快速朝着下游疾驰而去。
    关兴站在高地上,感觉有一阵巨大的热浪朝他袭来。
    在关兴的目光中,他眼前汉水上的空间似乎都因为被火焰燃烧,而显得有些扭曲。
    而后那股白茫茫的热浪,像无数匹脱缰的野马一般朝着下游的敌军而去。
    这壮观的一幕落在关兴眼中,令他的脸上浮现潮红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