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第42章

    荆夫子笑∶"你们家开的刺绣坊,她开的是织布坊,怎么就能提意见呢。"

    荆夫子明显是在开玩笑,毕意大家都知道引娘的意思,明显是要带着荆在刺绣坊转转,带她看看刺绣坊的规模。

    纪彬自然也跟过去,见引娘成功把荆姐带过来,冲她鼓励笑笑。

    他们的宴席是在刺绣坊院子摆的,两侧的房间深三米,长十米,可以说非常大了。

    左侧房间摆着适合的桌椅板凳,桌子上还有专门放蜡烛的地方,而看那个缝隙,估计蜡烛会有拳头粗。

    这样的蜡烛照明效果都很好,看来是专门为绣娘们准备的。这里宽敞干净,窗户也多,有自然光的时候,也会很舒服。

    左侧房间走过去,然后是中间的房间,这里面朝南,阳光充足,摆了不少防潮的架子,可以用来放丝线,放布料,一切都摆得整整齐齐。

    但凡刺绣需要的东西,这里都能找到。

    南面房子的中间以及右侧,还是跟酿酒坊一样,布置成厅堂,可以用来会客。

    这里摆着精致的花瓶,还有装裱起来的刺绣,屏风上的团案都是刺绣的经典图样,如果把喝茶的东西撤开,又能在这吃饭。

    可以说想得很全面了。

    这也是引娘上次在酿酒坊招待过客人之后,特意收拾出来的。

    然后是右边的房间,还是跟左边一样,宽三米,长十米,里面的物件也一样,都是给绣娘们布置的。

    至于门口的角房,以后则用来堆些杂货,烧烧水什么的。

    纪彬介绍道∶"我们的刺绣现在分为二十二档,最好的就是李裁缝所做,刚刚厅堂裱起来那幅刺绣就是她的手笔,一套绣品约莫五块刺绣,工费二两,也就是四千文钱,这是现在的最高档。"

    "二十一档还空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三千八百文,然后依此往下。""直到第二档,一块刺绣为一百文,第一档,五十文。"

    "再往下的五文,十文,二十文,也就不归档了,全是些小玩意,也不会送到春安城,而是在杂货店卖。"

    现在看着复杂,但却把每个档次分得清楚。

    绣娘能做哪一档的绣活,就说明自己的能力在什么位置,想要往上升,那就要提高技术。也是激励人进取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制度也是引娘跟纪彬琢磨好几天定下来的。

    荆姐也觉得不错,别的不讲,她的织布坊里,蚕丝布料也要分档次,刺绣分档可太正常了。

    荆姐道∶"是了,这每档之间的布料丝线,也应该有差别,总要符合要求才行。"

    纪彬跟引娘对视一眼,这不就说到他们心坎了吗。而荆姐主动说了这话,那就摆明了,同意跟纪彬合作。

    踏上纪彬家的石子路之后,再走到刺绣坊,现在又转了一圈,听了纪彬的讲解,她现在已经信任刺绣坊能做出不错的东西出来。

    如果把自己货物提供到纪彬这里,是可以保证质量的。

    纪彬笑着请荆姐回到厅堂,引娘他们两个一起同荆姐商议订货的事。

    谈了半个多时辰,写好的契约书装到各自口袋里。

    不过荆姐有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十七档以下的刺绣,不能用荆高庄的丝线跟布料。对应下来,也就是工钱在三千文以下的绣工,不用使用。

    这对纪彬来说完全没问题。

    毕竟荆高庄做的就是高档丝线布料生意,太次等的绣工,确实配不上荆高庄的布料。

    等他们三个从厅堂里走出来,不少人都看出来,这笔生意是成了。

    特别是李裁缝,这几个月对她来说震撼很大。

    她年轻的时候是学过刺绣,也有些天分,但成亲之后就没怎么做过。

    毕竟整个邑伊县对刺绣的喜爱程度就很低,这也跟邑伊县,春安城以前比较穷有关。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注意到刺绣这样的富贵物件。

    像邑伊县,春安城以前的日子,谁家也不会花大价钱买刺绣穿在身上。所以她的手艺也没什么用。

    如果不是纪彬跟引娘做了刺绣买卖,她还在帮其他人裁衣。

    当然了裁衣也是赚钱的,可对比现在的刺绣生意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现在的李裁缝,先不说纪彬每月付的一两夫子费,她自己做套刺绣都能拿到十两左右的工钱。一套刺绣里面有四五块绣品,可不就是十两银子吗。而她手头快点,两个月就能绣完一套。

    也就是说,她两个月里,就能赚十二两银子。教她刺绣的师傅,估计一辈子都没拿到过这么高的价格。

    若是邑伊县,春安城早些富起来,早些有个纪彬,她相公的病可能就治好了。

    不过说这些也没用,她现在不仅有两个乖巧的徒弟,还有这么好的营生,走到哪都有人捧着敬着,这样的日子真是谁也想不到。

    就连儿子也跟着她好过很多。

    村里人那些妇人们,更是不敢在背后笑话她是寡妇。寡妇怎么了,寡妇照样能挣钱,挣得比他们全家都多。

    李裁缝在考虑纪彬跟引娘的提议,问她愿不愿意来刺绣坊,刺绣坊有专门的房子,能提供给她和孩子居住。

    若是李裁缝同意,那月钱可以涨到二两银子。因为常在刺绣坊的话,更方便指点刺绣坊的绣娘们。

    李裁缝自然知道,纪彬跟引娘是喜爱她手艺,所以能开着这么高的月钱。但是带着孩子过来,她还是有些犹豫。

    引娘此时正巧过来,低声道∶"李嫂子,我跟你说个好消息。

    见李裁缝看过来,引娘继续道∶"方才纪大哥跟荆高庄的坊主还有荆夫子说了,若是刺绣坊的人愿意,可以把孩子送到荆高庄读书,每日雇车马,在纪滦村和荆高庄来回。"

    这话让李裁缝瞪大眼睛。读书?!她怎么把这事忘了。

    自己孩子快五岁了,若是能读书?

    李裁缝看看纪彬,这就是个读过书的,若是读了书能有他半分本事,那儿子就没白养。然后又看看宣家三女婿,这也是个读书的,是个秀才老爷,见知县可以不拜,什么都不做朝廷都给粮食。

    最后是引娘。

    李裁缝跟宣老娘相熟,算是看着宣家几姐妹长大。

    引娘在出嫁前沉默得很,虽然有些机灵,可远远不如现在这般落落大方,说话办事就跟官家小姐一般。

    引娘现如今也是读书的啊。

    这三个读书人就是跟别人不同。若是她家孩子能从小读书呢?

    引娘道∶"一般来说五六岁启蒙正合适,邑伊县倒是也有私塾,只是太远了,就算雇马车一天也要来回五个时辰。所以不如荆高庄合适,纪大哥跟荆夫子还有荆姐谈了,是同意的。"

    五六岁?

    她家孩子不正是五六岁吗。

    李裁缝下定决定∶"好,我搬到纪滦村,方便工作,也方便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她现在手里有钱,供个读书人还有富余,怕什么。

    而且有纪彬跟引娘做这件事,应该是没问题的,引娘也在荆高庄上学,还能帮忙照看着。

    引娘点头,终于把最重要的李嫂子请过来。这可是他们刺绣坊最重要的人。

    高娘子她们也不用日日跑到走几个时辰的路去学东西,大家一起到刺绣坊就好了。

    刺绣坊有她们三个在,还愁没人来?纪彬反正是不愁的。

    私塾这事,是纪彬早就想过的。

    不止一家人找纪彬问过,荆高庄能不能收学生,邑伊县能不能收学生。可再三考虑,还是距离较近的荆高庄更合适。

    最先问的就是里长一家。

    里长家人多,适龄的孩子也多,女孩子有三个,男孩子有五个,都是五到十五岁。以前里长动过送孩子上学的心思,可也只是想想。读书太费钱了,笔墨纸砚不说,入学的钱都不少。他虽是里长,也没闲钱送那么多人上学。

    可如今有酿酒坊的声音,又看到学习那么有用,自然起了心思,特意找纪彬聊这件事。

    如果说里长有先见之明的话,那纪滦村其他人也差不多。

    之前修作坊的时候,宣老爹请了村里人帮忙,大家手头有些闲钱,还有那些跟着做刺绣活计的,酿酒活计的,基本都有心思。

    算起来,除了里长家的八个孩子,另外来找纪彬的还有四五个,其中还有王大娘家的小孙女,今年八岁,也想送去上学。

    王大娘一想到那日贵客来了之后,引娘的聪明劲,她就劝家里人把小姑娘也送去上学。

    别的不说,能学到这些聪明就够了的。

    所以荆夫子都没想到,她来吃个酒席,竟然还坐着受了拜师礼。当然了,只是四个女孩子们,乖乖巧巧地过来拜师。剩下九个男孩子们,则要到荆高庄的男先生那拜师了。

    按照纪彬的打算,他准备雇个牛车,让牛车天天接送这些孩子们。引娘想骑马骑马,想坐车坐车,都可以。

    没等纪彬说牛车的事,一直做刷子的纪堂叔主动找到纪彬∶""我以前也赶过车,稳当地很,要不然让我试试?"

    纪彬发现了,自从村里有两个作坊之后,大家心思其实都挺活跃的。纪堂叔的意思是,他可以买牛买车,然后接送孩子们,挣这份钱。

    毕竟现在的纪堂叔手里也有点积蓄,纪彬最开始做货郎的时候,纪堂叔跟家里儿子们就做刷子挣钱,修作坊的时候也帮过忙,修路的时候抬过泥。

    这次连送娃娃们上学,他家小孙子都来了。

    所以他琢磨着,自己买头牛,找徐木作做个木质车,送孩子们上学多好啊。这牛还能用来耕地种田,是好事啊。

    纪彬笑着道∶"但这带的都是孩子们,安全最重要,若是你买的车不合格,不稳当,那就不行。"

    纪堂叔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车上还有我的小孙儿,赶车的时候找两个大人看着,肯定顺顺利利。"

    一是距离不算远,二都是一个村的,肯定会照顾好的。

    纪彬这才点头,等这次宴席结束,他再跟纪堂叔谈怎么付钱的事。

    按纪彬的想法,谁家孩子在酿酒坊的,那就酿酒坊出路费,谁家孩子在刺绣坊的,刺绣坊出路费。

    至于两边都不在的,那只能自己出了。说到底,他就是想给乡亲们行个方便。顺便把好的绣娘留下来。

    但现在十几个孩子还行,如果孩子再多点,估计纪滦村都要自己开间私塾了。这事纪彬不是没想过,可好的先生太难请了。他现在刺绣坊生意还没走上正轨,就不想这些事。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荆高庄的夫子们很有学问的,女学的夫子更像是见过大世面。

    那日他看了引娘的作业,布置的内容十分有意思,上到天文,下到民生,甚至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而荆夫子的批注也是别有心意。

    私塾好建,这样的夫子可是难寻得很。他就算建一百个豪华大学校,没有好老师也白搭。所以孩子们现在走读挺好的。

    一场刺绣坊宴会,来的人基本都有收获。

    不少人发现了,纪彬似乎特别喜欢在宴会上谈事情,而且事情基本都能成功。

    如果他们在现代就知道了,这才是谈事的场合啊。有酒有肉有朋友。谈事都能事半功倍。

    送走大多数客人们,此时留下的都是自己人了。

    李裁缝抱着孩子也要离开,不过他们约定好,三日后高娘子,徐娘子,引娘去帮她搬家。纪堂叔则去找买牛的门路了。

    过来吃酒的邓家兄弟跟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回家,手里还提了黄桂稠酒跟黄米酒。

    等到邑伊县的几个人,柴尺也要带着娘子跟妹妹回去。蔡运自然也是跟着的,毕竟顺路嘛。

    但纪彬还有话想对蔡运说。

    两人刚到角落,就见蔡运笑着道∶"我知道你想做什么,要给我活计,对不对?"

    纪彬也跟着笑,蔡运这就猜出来了。

    当初他,包达,洪玉海,蔡运四个人巧合地坐在一起,然后才有了各自的买卖。前两个他都有照拂,只有蔡运不一样。若是不对他好些,总觉得哪里亏欠。

    蔡运知道纪彬的想法,拍拍他肩膀∶"你能把八十两的刺绣用四钱银子卖给我,还不说明咱们是兄弟吗?"

    纪彬这是真被逗笑了∶"我没想到邑伊县有人识货,还说出价格了。"

    按他看来,这么金贵的刺绣,春安城的人都不一定知道价格,谁想到能遇见黄家的人。

    蔡运也想到这一点,开口道∶"我听柴尺说,黄家是看中柴家妹妹的刺绣手艺,所以才上门说亲,所以柴伯母说他们心思不纯。"

    这黄家纪彬也知道点,当初他买布料回来裁剪的时候,就是找到邑伊县唯一的彩帛店黄家。只是之后引娘熟练了,都是引娘在做,没有找过他了。

    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歪了,蔡运又道∶"我确实要改行了,但要跟着柴伯父干活。"蔡运声音压得很低,但还能听出来他的紧张。蔡运低声说了事情经过。

    原来是柴伯母前几天找他聊了聊,说柴伯父要去邑伊县西边修桥,缺个帮手,问蔡运愿不愿意过去帮忙。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考验啊!

    蔡运认真想过了,柴伯父修桥铺路,修河堤的手艺在哪都吃香。否则能把自己儿子柴尺送到衙门当差?若是他也能学会?蔡运立刻心动了。

    不是说当货郎不好,当货郎是好的,但不顾家,不稳定,而且非常辛苦。以为谁都能跟纪彬那样吗?

    若是最后能开个店也不错,以蔡运的本事也不是不行。

    可柴家想传手艺的心思也是真的。

    柴家一儿一女,女儿学了母亲刺绣手艺,儿子当了捕快。若是柴伯父的手艺不传下去,那岂不是很亏。

    想来想去,若是蔡运同意,传给他倒是不错。那样也放心把闺女嫁过去。

    这就是柴家商量出来的结果,只看蔡运怎么想了。

    蔡运在不紧张的时候,脑子转得很快,立刻同意柴伯母的话,说自己愿意跟柴伯父学手艺。也是因为这样,蔡运最近才能进出柴家。

    今日能带着柴家妹妹出来,也说明他差不多受到柴家认可了。

    不管怎久样,纪林都为蔡运感到开心。

    而且铺桥修路都是技术活,别说在古代了,就算在现代那也是门不会缺饭吃的手艺。蔡运根本不用自己帮忙,他凭自己就能娶到心爱的人。

    谁知道蔡运却道∶"我还是要谢谢你。"

    "要不是你,可能我还是那个挨打的小货郎,如今靠着货郎生意挣了家底,认识了巧晴,这才有底气上门说亲。"

    "否则我连踏入他家门的勇气都没有。"

    甚至认识柴尺,那都是因为纪彬,虽然他们是邻居,但一个是无父无母的穷小子,另一个是衙门有前途的差役。

    就算见面了也是尴尬笑笑。

    是纪彬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不会再被李老二欺负,也带着他挣钱。

    没记错的话,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自己挨打。

    纪彬没说什么,只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放心,肯定不会跟你客气,你现在可是大户!"蔡运朝他摆摆手,柴家人则在前面等他。自从爹娘去世,姐姐家人,还是头一次有这么多人等他一起回家。

    蔡运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原本以为自己喜欢的只是巧晴,等去了柴家,才知道自己也喜欢这样的人家。

    有人说他去柴家干活是殷勤讨好,他却觉得,自己是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

    蔡运走到柴家人身边,又回头给纪彬招手。他是从心底,感激纪彬。谢谢纪彬给他新的生活。

    送走所有人,绣房院子也被排办的人打扫干干净净,引娘给了钱之后,这些人也喜笑颜开。总觉得以后会经常过来,这可是大客户啊。

    纪彬看着忙碌的众人,又看看引娘,这些忙碌都是值得的。刺绣坊终于开业了。

    而引娘也拿来一张单子,上面是想要做绣活的名单,这单子上一共有五十七人,其中三十七人是在引娘这里做过的,都知道水平。而剩下的二十人则是今天才报名。

    纪彬注意到柴尺的娘子还有柴尺妹妹的名字也都在上面。

    因为蔡运的关系,他知道柴家女子都是有些手艺在的,所以很期待她们的绣活怎么样。不过因为第一次报名,引娘给的全是五文钱的活。

    大家都知道,五文钱的绣品就是看看水平的,若是水平足够,那第二次就能真正赚钱了。所以领活的人都没有怨言。

    虽然今日来的人多,报名的也多,但引娘记得条理清晰,一眼就能知道全貌。

    纪彬夸奖道∶"很不错,辛苦了。"

    引娘摇头,眼神亮晶晶的,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刺绣坊正式开业,第一天进来做活的,就是高娘子跟徐娘子,纪彬拜托王大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