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后一路,途径曹国,曹共公欺重耳落魄,在酒席上甚是无礼,开口道:“听闻公子长有圣人之像骈胁,可否让本公一睹啊?”
所谓骈胁,就是肋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于天生异象,此等异象岂可任人观看。众人十分恼怒,一场酒席不欢而散。
曹国大夫僖负羁事后对曹共公说:“晋公子重耳贤明能干,与我们又同是姬姓,穷困中路过我国,您不能对他这般无礼。”
曹共公回答说:“诸侯各国在外逃亡的公子多了,谁不经过此地呢?逃亡的人都没有什么礼节可言,我怎么能一一都以礼相待呢?”?曹共公不以为意。
僖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其妻子问其何故,僖负羁便将白天所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僖负羁的妻子却是个有见识的人,认为重耳会回到晋国取得政权,将来一定会讨伐曹国报仇,便对僖负羁说:“我观察晋国公子重耳,他随从中的三个人,都是国相的材料,凭着这三个都是善于辅佐的人,他一定会回到晋国。如果他能返回晋国,一定会称霸诸侯如同齐桓公般,也一定会讨伐对他无礼的人,而曹国可能就是他要讨伐的第一个国家。如果曹国有难,你肯定逃不了干系。你为什么不早早另做打算呢?我曾经听说,不知道儿子的,便看他的父亲;不知道国君,便可以看他所用的人。现在随从重耳的人,都是可做卿相的人给他当仆人,那么他们的主子一定是称王称霸的君主啊。现在如果以礼来对待他,以后也会得到他的回报;如果对他无礼,他以后肯定要算账。你如果不早早谋划,大祸不久就会到来啊!”
僖负羁闻言顿感茅塞顿开,向妻子道,“夫人所言极是,若不是你提醒,险酿祸端。”连夜便以壶盛食物,放在玉璧之上,馈赠给重耳。重耳很是感激的接受了食物,将玉璧返还。日后重耳执掌君位,思起曹国之辱,便率军入侵曹国,俘虏了曹共公。进攻前曾有严令,务必不得骚扰僖负羁家族,魏犨和颠颉对晋文公这个约束感到不满,擅自进攻僖负羁其族地,并纵火烧掉他的家,僖负羁也于火中丧生,而魏犨在进攻中受伤。晋文公知道事件后很不高兴,打算处死两人,赵衰等人苦苦求情,且晋文公见其受伤后还如此勇猛,觉得他还可以继续打仗,才免去他的死罪,而颠颉则被杀,事后晋文公亲自为僖负羁举办丧礼,并令魏犨为其抬棺以恕其过失。
离开曹国,重耳一行又入宋国,此时恰是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刚刚被楚军打败,在泓水负伤正在养伤(此处详见第二章回),听说重耳贤明,就按国礼接待了他。
宋国左师目夷与先轸、狐偃关系很好,几次畅谈深为佩服,遂结成好友。一日目夷对宋襄公说:“晋公子流亡在外多年,已经由孩子长大成人了,喜欢做好事而不自满,像对待父亲一样事奉狐偃,像对待老师一样事奉赵衰,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贾佗。狐偃是重耳的舅舅,仁慈而又足智多谋。赵衰是为晋献公担任御戎的赵夙的弟弟,富于文采而为人忠贞。贾佗是晋国的公族,见多识广而谦恭有礼。先轸有谋虑有胆识,虑事得当,耿正忠诚,于行军打仗甚有见解。魏犨,勇猛无惧,铜筋铁骨,当是冲锋陷阵的好手。这五个人在左右辅助重耳,重耳平时对他们谦下恭敬,每逢有事都要咨询他们的意见,从年幼到长大成人始终如此,不稍懈怠,可以说是有礼了。在礼的方面有所建树,一定会得到善报。《商颂》说:‘商汤急于尊贤下士,圣德天天向上升高。’尊贤下士,就是有礼的表现。请国君好好地考虑考虑。”
这宋襄公本就是仁义君主,自是听从了目夷的意见,备上好礼又送给重耳八十匹马。此后目夷便与先轸、狐偃等人结成善缘,成就良友。
一行人离开宋国,途径郑国,那郑国不甚待见重耳,重耳等人便直接离去,自郑国进入楚国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
赵衰说:“您在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多,一般小国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今天,楚是大国坚持厚待你,您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您兴起。”
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楚成王很好地招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在宴席上楚成王说:“如若您将来能回到晋国,您用什么来报答我?”
重耳回道:“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大王都富富有余,重耳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
楚成王说:“虽然如此,您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说:“若我登的王位,假使不得已,万一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我将会为您退避三舍。”
此话一出,那楚国大将子玉听后十分生气,起身对楚成王说:“君王您对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
楚成王摆了摆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我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呢?”
此后,重耳等人便在楚国暂留下来,每日与楚王及其臣子相互交流。
这一日,楚王与重耳相约猎于云梦之泽。那楚王卖弄武艺,张开弓箭接连射中一鹿一兔,手下人将其捡回,诸将皆伏地称贺。
恰在此时有人熊一头冲车而过,楚王谓重耳曰:“公子何不射之!”
重耳拈弓搭箭,暗暗祝祷:“重耳若能归晋为君,此箭定中其右掌。”飕的一箭,或许上天见证一般,那箭正穿人熊右掌之上,军士取熊以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