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沿着官道前行,时不时颠簸一二。
    男人、妇人、凤北,三人坐于堆着禾杆的马车上,自南而来,一路向北。
    车夫吆喝甩鞭,鞭声响亮。
    “凤北,我们快到了哦。”
    颠簸中,神情温柔的妇人,轻轻拍向“郑修”
    的小脸蛋。
    郑修一阵恍惚。
    “他”
    不仅没躲,还主动贴贴。
    一旁声音豪迈的男人朗声大笑:“听镇上人说,前方有一座村庄,叫百里村,村民热情好客,晨炊星饭,民风淳朴,我们凤家三口,定可在那偏僻村庄寻一隅落脚地。”
    “娘,凤北怕。”
    “郑修”
    口中发出了稚嫩的声音。
    这是……凤北的记忆?
    郑修一愣,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不怕哦,”
    妇人环抱凤北:“知道娘为何给你取名凤北么?”
    “孩儿不知。”
    “那是因为,我们生于南方,如今落魄了,不得不向北走。
    可我和你爹呀,都希望凤北你,就算是南雁北飞,也能不惧北方酷寒,长成大雁儿。”
    “可凤北还是怕怕。”
    “你爹爹刀法可好了,去哪都不怕。”
    男人大笑:“嘿,等你长大了,爹教你几招。”
    他就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凤北与中年夫妻坐在马车的禾杆堆上,说说笑笑。
    自从北方发生战乱,天子无心内治,南方地方官员开始胡作非为、苛捐杂税、山贼作乱,许多百姓难以维生,便陆陆续续向北方迁徙。
    谁也不料这场仗一打就是数年,大乾国内萧条,中年夫妇二人从南方一路向北方迁徙,沿途在一座镇子住了半年,诞下凤北。
    凤氏夫妇辗转北上,凤北日日成长,这年三岁,牙牙学语时。
    画面一转,时间流逝。
    凤北一家在百里村落脚,他们开了一家肉铺,男人上山打猎,用纯熟的刀法分筋卸骨,用生肉与村民换粮食,藉此为生。
    “咳咳咳……凤郎,昨日隔壁李婶说,外头官道上出现山贼踪迹,受山贼惊扰,山上猎物越发稀少,我们是不是该另谋住处?且这段时间小凤北的眼疾日益加重,咳咳咳……村中郎中无力医治,我们也该去镇上了。”
    “凤北的眼疾暂无大碍,反倒是你,染了风寒,是需入城内寻一位高明大夫,替你医治。”
    “凤郎,可我们……咳咳咳。”
    “无妨,我会想办法,你且宽心养病。”
    郑修眼前所上演的场景,似乎不仅有凤北的记忆。
    记忆碎片并非连续,如同闪回,一眨眼,郑修不知从谁的视角看见了男人背着一根血淋淋的鹿腿,渐行渐远的背影。
    此去城里,路途遥远,男人一去就是十天。
    期间山贼入村,村长见凤氏一家,男人不在,妇人俊俏丰腴,心知山贼凶狠好色,便让妇人与凤北躲在河里的芦苇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