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旁人,就连夏侯玄本人也惊诧不已!
    先前朝廷派他巡视西北军务时,他虽对接手雍凉都督有所心理准备,但是对曹爽意欲趁此征西伐蜀的打算却是毫不知情。
    历来,魏国军务防线主要包括东、南、西、北几条线,其中尤以西线地理条件最为艰险。
    自曹操时起,从争夺汉中战告一段落后,魏国在与西蜀之间的对抗中一向以积极防御为主,兼以局部的城池进攻为辅。
    两国在西线相持数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西蜀在对外战术上总体呈收敛之势。
    去年,更是将主力从汉中后撤,移至涪城。
    汉中郡仅余三万蜀军驻守。
    如此以来,魏国在西线边境压力骤然减缓许多。
    两国对抗多年,原本正可趁此机会调整休养生息一番。
    不料,听方才曹爽奏言之意,竟是要举一国之力,兴师动众地挥师西下,消息令人太过震惊!
    群臣间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小声议论。
    *
    少帝曹芳却不以为此事如何要紧,待曹爽奏毕,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由于年幼,尚未完全亲政,只是每日要按时上朝,循君臣之礼,听取众臣议事。
    章奏表疏等事务皆交由尚书台处理,大事则在早朝议定,凭辅臣裁夺。
    不过今日提出奏议的便是身为辅臣的曹爽。
    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曹芳看向群臣,道,“众爱卿,对大将军所奏,可有意见?”
    “臣附议!”
    五兵尚书邓飏出列,高声称颂附和。
    “大将军此奏深图远虑,不仅是为了我朝西线边境稳固筹划之大计,更是为民请命之举,此乃我等心之所想。
    我等皆愿效力疆场,以报国恩!”
    他惯爱高调,毫不避讳地跟在曹爽后面附和表态。
    邓飏这几年可谓是爬得最快的曹党红人之一,从名不见经传之辈迅速爬到朝廷中枢尚书台。
    身为五兵尚书,手中掌着中外五兵,品级虽在九卿之下,却常伴君侧,出入宫廷,与闻朝政,因此不少人对他争相巴结讨好。
    继他高调表态之后,一些近年的新晋朝臣也跟着纷纷附议赞同。
    中领军将军曹羲、掌管禁军的武卫将军曹训、司隶校尉毕轨、洛阳令李胜等人也都在列。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殿中不少年轻气盛的轻壮派都跟着摩拳擦掌,群情沸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