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代的盐铁属于国家垄断生产、管理和经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央财政收入问题。禁榷商品关乎百姓民生,流通领域广泛,商业利润丰厚自是不言而喻,朝廷若是想独享其利地方势力又岂能同意。汉唐千年,围绕这一权利的角力和博弈就从未停止过。
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越来越多的商人大力介入,禁榷国营才逐渐松弛,管理权亦逐渐下放。盐榷由官府负责运输的限制到了北宋末年几乎全被取消,南宋盐榷基本沿袭了北宋末年的做法。
南宋朝廷一方面全力确保禁榷商品由国家收购,另一方面下放经营权‘令商赴场请贩’,从而建立起了官购、商销模式为主的禁榷体系。
随着通商法的实施禁榷的各项具体事务管理权亦渐次下放至地方政府,既然承担管理流通之职,地方官吏就可以想方设法从各环节分得利润。
实施禁榷的唯一目的就是敛财,经营管理权的下放也便利了地方豪强、官商、权、利的相护勾结。末宋吏治腐败,面对禁榷厚利,但凡有点职权的官吏谁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利润经过至上而下的层层瓜分,到了最下游其利润已经是微乎其微,这就迫使民间商人不得不铤而走险走上制作、贩卖私盐的道路。
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要想走得长、走得稳就必须寻一靠山庇护。
一众商人得知朱成钧不仅跟朝廷命官县太爷还有县尉大人都说得上话,不禁喜上眉梢,有了这两座大山可靠,日后行事也就可以放大些胆子了。
禁榷之利到了末流能分得的利润仅能维持一家数十口人的日常开销,并不能让人过上奢侈的生活,可这些商人们都趋之若鹜,朱成钧不由得怀疑他们家地下有‘矿’。
朱成钧扫视众人一圈,严声警告道:“如今既然可以合法做买卖,你们家里的‘矿井’就请封起来,要出了事届时没人救得了你。”
闻言,众人一颗心忽的一紧,目光游移躲闪,脸色都显得僵硬,显然是被朱成钧一言戳中要害。手里要没掌握着矿井,他们又有几人甘愿出力赚那份辛苦钱。
“朱公子说笑了……”
“大家都是……老实本分……”
在朱成钧犀利目光的凝视下,众人忽感无处遁形。
朱成钧知道那些话上不得台面,敲打也敲打了,该构建的防火墙也已构建好,他们就算出了事也不见得会连累自身。朱成钧没有就这个问题揪着不放,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都回家筹银子去吧,逾期不候。”
“敢问朱公子,保证金能不能以购置两倍粮券的方式相抵?”
通过上一次的操作,流通在外的粮券大部分都被三大粮商买来用于兑换成粮食,剩余部分也都被回购和借回,现下市面上流通的粮券已经寥寥无几。
粮券之所以能被顺利借回,究其原因是粮食在无灾无荒的年头不值那个价钱,果不其然,粮券在最高位突然有人抛售眼看就要向上一次炭券那般断崖式下跌。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三大粮商在此时已经停止购进,粮券眼看就要砸在手里变成一堆谷子,就在这时长兴票号突然出手愿意支付一成八的利息借回粮券。恐慌当头,他们已经顾不得多加思考,一股脑的借给长兴票号,如此操作在他们看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在较高价位获得高额利息借出粮券,仅利息收入这一项就非常可观,若半年后粮券的价格还能回到他们借出价位他们还可以尽数拿回来,这笔账怎么算都划得来。
现下粮价已经回到合理的价位区间,在场之人都是久经商海的老狐狸,他们预计粮券还会有一波行情,倘若能通过购置粮券的方式对冲掉一部分,算下来他们付出的代价就不会太大,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惊喜。
在朱成钧跟他们签订的协议里明文规定保证金是不予退换的,也没得退,因为这笔钱自己是要上交提举常平司(仓司),当然朱成钧已经把这笔钱先交了,现在不过是要从他们手里收上来罢了。
当众人提出这一提议,朱成钧瞬间警惕,为了弄回粮券自己可没少花心思,现在又要转手卖出,在这样的合作前提下他们购买的粮券越多对自己的钳制作用就越大。可如今大部分粮券都压在手里,不流通出去又如何能生出钱来。
“价钱好商量,比目前市价高出三成,如何?”
“四成!”众人见朱成钧面目深沉,又将价钱提高了一成,这个价钱已经高出了他们需要缴纳保证金的两成了。
现下钟离县缺粮,粮券很快就能再有一波行情,这等发财机会,朱成钧又如何肯错失。可这些老狐狸明显不安好心,让人不得不防。
朱成钧稍作思考,说道:“五成,不二价。而且你们还得承诺手中一半的粮券半年之内不得转手,且必须在今年八月之前尽数卖出。”
以高出五成市价的价钱买入粮券折算下来还没到这一次粮券的最高价,还有着相当大的获利空间,对此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若行情好转他们却只能卖出一半的粮券而且还规定在今年八月前必须全部卖出,对于这一点他们多少也猜到一些。
如今春耕方始,粮价走俏的行情才刚刚起步,虽然朱成钧已经提前将这波红利吃了个干净,然而地里产出的粮食是有定数的,粮券的价格不出一个月最起码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涨个四五成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