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也激动起来,“我今天就将老子《道德经》五千字抄录下来让您一饱眼福,如何!”
    或许师尊通读后有更高的领悟,自己也肯定受益匪浅!
    “讲得好!
    澄儿啊,你天赋异禀,当是我道门人族的希望,难怪西山大能给你传承,让我授你道术,仅从道学上讲我当不了你老师。
    你再讲讲你所了解的庄子的道学吧!”
    清武散人笑眯了眼。
    他不停地抚须点头,自已不耻下问,只因这个陆澄将来如得已传承,能光大门楣,于是悉心引导。
    灵空子和青鸾虽是少年天才,潜力无穷,但其二人天赋资质远不能担起师门传承重担。
    “好的,师尊。
    庄子崇尚的境界是清心寡欲型的生活方式,追求天和的平等精神、人和的人格独立精神、心和的宽容精神。
    他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把仁学扩大到自然,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天与人不相胜也;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君子之交淡若水。”
    高澄边回忆边说。
    “心和,是指人在沉思冥想的悟道过程中,人的心灵在体验中同宇宙本体的深不可测、妙不可言的和谐融合状态。
    天和只有经过人和,才能达到心和的最高境界。”
    高澄将前世所学一古脑儿抛出来,令清武散人更受震撼。
    这也让散人下定了一个决心,打算让他代表太乙峰剑仙门参加三个月后的凌霄山十二峰练气士才俊大比,争夺前三甲。
    ”
    关于《易经》,澄儿可否讲解一二呢?“
    ”
    师尊,易学包含了理、象、数,相当玄奥,涉及推演之道,《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高澄回答,又说:“还有丹道和武道,弟子仅晓皮毛,挂一漏万,难于讲明,为避免错漏,我还是尽己所能写下来吧!
    “
    高澄心知,毕竟这前世道学与这一世界的道学大不相同,融合分岐不那么简单。
    师尊和师兄仰天大笑,灵空子和青鸾长吁一口气,这惑神洞不用去了,师兄不是小人!
    青鸾此刻发觉师兄并不是那么讨厌,受伤不追责说明胸襟宽广,拒收储物袋说明他行事有节,他只爱喝黄峰茶,必须置办好,迅速飞符给紫莲峰一位师兄!
    “你们两个小鬼,偷摸跟着干吗?还不给我显身出来!”
    “师尊好,您老人家气色好好哦!
    “
    “师兄好……今天天气真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